投稿系统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期刊目录
初盛唐五言“古风”型诗歌的诗史意义



摘要: | 初盛唐以来,题为“古意”“拟古”的诗作,部分实为沿袭南朝的声律体。王绩、骆宾王、陈子昂等开始创作“咏怀”“感遇”类五古,恢复汉魏诗歌传统,建立了五言“古风”型诗歌的基本体制。张九龄、常建、祖咏、储光羲、贺兰进明等人也进一步推动五言“古风”创作,李白则作为集大成者对这一诗型做了充分完整的总结,由此形成开、天诗坛创作五言“古风”的风气。当时五言“古风”的创作是从诗的音响效果这一总的艺术性出发,对沈宋新体声律加以反思和利用。评价初盛唐五言“古风”型诗的诗史意义,应注意这一诗型对盛唐诗歌风骨内质的建构所起到的推助作用,以及它所承载的当时诗坛比较一致的追求“建安风骨”的理想。中唐以降作者的古诗趣尚走向多元分化,汉魏风骨和兴寄不再是诗坛的一致理想,这一诗型也就难以再形成创作风气。 |
作者: | 黄 琪 |
作者单位: | |
期刊: | 世界民族 |
年.(期):页码 | 2020.(5):91-99 |
中图分类号: | |
文章编号: | |
关键词: | 初盛唐;五言“古风”;沈宋体;盛唐风骨;诗史意义 |
欢迎阅读《外国文学评论》!您是该文第760位读者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