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期刊目录

战前中日两国间的桃太郎形象建构

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

摘要:

桃太郎是全面抗战前中日两国重点关注的童话形象。日本建构的桃太郎形象始终围绕着“正义—桃太郎—日本”和“恶者—鬼—被征伐地区”的近代殖民文化逻辑展开。日本借助文人赴台宣讲、小学课本增列《桃太郎》、报刊宣传等方式, 促成了桃太郎形象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普及、移植和变貌。但是,中国文人早已识破了日本对外殖民掠夺过程中以桃太郎为核心的“殖民合理化宣传”陷阱。如章太炎批判了此故事蕴含的侵略意念,启发了芥川龙之介改写桃太郎并揭露日本“桃太郎主义” 中的伪善正义;连横追溯了桃太郎的汉文化传统、展现出浓厚的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; 杨逵则提炼出桃太郎故事的左翼精神,主张积极践行“行动主义”,激发劳苦大众勇于抗争殖民掠夺和阶级压迫。

作者: 贺迪
作者单位:
期刊: 世界民族
年.(期):页码 2021.(6):57-67
中图分类号:
文章编号:
关键词: 桃太郞形象;“桃太郎主义”;去日本化;国民性

欢迎阅读《外国文学评论》!您是该文第813位读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