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系统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期刊目录
确定性的显隐——乡村叙述的嬗变与“三农”的再认识



摘要: | 当代中国的乡村叙述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变迁密切相关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规划中,农民、农村、农业结合为“三位一体”的集体性存在,对于其的叙述有着确定性的目的论与宣传鼓动色彩。伴随着工业发展和体制性城乡二元结构的建立,身份差异、机会平等与福利制度等方面的多重张力关系,影响到“三农”的文学形象与表述形态。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叙述显示了由市场经济与实用理性所产生的“流动的现代性”而导致的美学不确定性。新世纪的城镇书写、基层乡村微观权力刻画、城市底层文学及非虚构写作呈现出变化了的现实中的多元样貌。乡村振兴不仅体现于政治、经济与社会层面,更体现于文化、精神与价值层面。重新于不确定性语境中追寻新的确定性,是文学叙述以理想的应然世界超克现状的实然世界的尝试。 |
作者: | 刘大先 |
作者单位: | |
期刊: | 世界民族 |
年.(期):页码 | 2021.(6):131-140 |
中图分类号: | |
文章编号: | |
关键词: | 乡村题材;“三农”文学;确定性;目的论 |
欢迎阅读《外国文学评论》!您是该文第599位读者! |